世界共分享的錫盟大莊園
“錫盟大莊園,世界共分享”。只要您乘坐航班到過錫林浩特機場,一定對機場內這條醒目的標語印象深刻。去年,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視察內蒙古大莊園實業有限公司時,滿懷期望地提出“錫盟大莊園,世界共分享”。這句話不僅成為大莊園公司的宣傳標語,更成為激勵大莊園人加倍努力的奮斗目標。
4月23日,記者來到位于錫林浩特市東南角的大莊園公司時,由于季節原因,今年的生產還未開工。公司行政副總經理于中政介紹,由于牧區的傳統牲畜出欄方式沒有改變,春季基本沒有出欄羊可收購,再過1個月公司才可以正常生產。
據介紹,大莊園項目全面達產后,將實現日班產1萬只羊、日屠宰1000頭牛的規模產能,年產值將突破50億元,可吸納約5000人就業,帶動合作養殖集體及牧戶超過2000戶,合作存欄量200萬頭只以上,將建立起較為成熟的企業與牧民、合作社的利益聯結機制,實現牧民、地方與企業共贏的目標。
雖然不是生產期,但廠區里整潔的環境、井井有條的規劃還是讓人眼前一亮。“我們和普通屠宰企業最大的區別就是集食品安全、行業標準、生態環保、循環經濟、清潔生產、智慧企業、動物福利、品牌塑造、產品品鑒、食品工業旅游于一體的行業示范園區。我們的行業標準在錫盟地區乃至整個亞洲都是最先進的。”于中政的笑容里充滿了自信。
大莊園公司是錫盟重點支持的現代畜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。該公司選擇錫林郭勒盟,是因為該盟是國家綠色農畜產品重要輸出基地。大莊園生態牛羊肉產業示范園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,包括從飼草、牛羊繁育養殖、肉牛品種改良、屠宰與精深加工及畜牧科技研發中心于一體的“四個基地、一個中心”。該公司在與世界最大的牛羊生產與出口企業——新西蘭阿蘭茨集團及巴西JBS集團實現戰略合作的同時,又引進了澳大利亞威韋華氏集團等企業及科技研發機構,實現多國及多地的資源共享、產業互補及技術研發團隊互助。
未來5年,大莊園將建立起更加緊密的“龍頭企業+牧民+合作社+食品工業體驗式營銷網絡+線上線下銷售客戶+千名莊園創客”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。在牛羊肉產業溯源體系建設和食品安全管控體系建設上,大莊園將與錫盟共同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之路。
于中政說,季節性停產這段時間,公司的中高層一直沒有休假。一方面為今年的生產季做充分準備,另一方面積極與畜牧養殖合作社以及牧民簽訂收購協議,研究建立符合牧區實際的利益聯結機制,讓更多牧民從龍頭企業的產業鏈條中獲益。
“羊聯體”讓農牧民養羊很托底
這幾天,周福成一直在忙著從鄂爾多斯、烏蘭察布、張家口等地調運羔羊,每天有500多只羔羊陸續從各地送到他們的合作社進行育肥。
“小時候不好好念書,老師會警告說:讀不好書就得去放羊!沒承想,奮斗了一輩子,自己還真成了小有名氣的‘羊倌’。”作為呼和浩特市清香科技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,54歲的周福成心態輕松地自我調侃。
周福成在清水河縣經營著一家磨坊,磨坊里每天都會產生不少下腳料。如何把這些下腳料利用起來,變廢為寶?2006年,周福成組建了清香科技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,開始養羊。幾年下來,合作社的養殖規模從一開始的百余只達到了2000多只,之后規模再無法繼續擴大。
“資金和銷售是養殖業面臨的兩大難題。合作社的羊和土地不能拿給銀行作抵押貸款,個人融資貸款的門檻又比較高,運轉資金嚴重不足,規模自然也大不起來。”周福成感嘆。讓他最頭疼的是每年9月羊出欄的時候,由于羊的數量大,羊在合作社多放一天,就要多支出一天的飼料和管理費用。
轉變源自于2013年合作社和蒙羊牧業的合作。
2012年,蒙羊牧業公司為解決肉羊養殖戶運轉資金不足、養殖技術落后、受價格波動影響收入無保障等問題,創造性地建立起“羊聯體”模式,將農牧民納入利益共同體,采取“基地+農戶+公司+銀行+擔保公司+保險公司”模式,從資金、技術、市場多方面扶持養殖戶,與農牧民形成穩定的良好合作,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。此舉與受困于資金短缺、銷售短腿的周福成一拍即合,雙方很快達成合作。
“合作社缺錢,蒙羊公司給合作社擔保貸款;合作社缺少飼料,蒙羊公司給配比資金買飼料;養羊有疫病風險,公司幫我們上了保險,出了啥問題,保險公司給我們買單。”周福成說,與蒙羊牧業合作后,合作社的養殖規模迅速擴張,在呼和浩特和烏蘭察布新建了3家養殖基地,每年分3批出欄15萬只羊,蒙羊牧業公司照單全收。
“最重要的是,蒙羊牧業公司以保底價收購,最大限度保護了養殖戶的利益。2015年羊價低落,社會上收購羊羔15塊錢一斤,而蒙羊公司給我們的保護價是19塊錢。那一年,蒙羊公司為我們挽回近400萬元的損失。”周福成的話語中充滿了感激。
記者手記
隨著農牧業生產成本的逐步增加,市場變化的放大效應不斷增強。建立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,既是解放和發展我區農村牧區社會生產力的現實選擇,又是促進農牧民增收的必然要求;既關系到農牧業產業化的層次提升,又關系到農牧民收入多元化和穩定增收。可以說,如何建立風險共擔、利益均沾的利益聯結機制,是今后我區農牧業產業化健康發展的關鍵。
在構建新的利益分配格局的過程中,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、合作社、家庭牧場以及農牧戶積極參與其中,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創新探索。蒙羊牧業公司創新“羊聯體”模式,既穩定了企業的羊源,也為高品質羊肉產品的生產加工提供了完善的上游環節。依托蒙羊牧業,像周福成這樣的養殖戶不但養殖規模實現了新突破,同時還解決了當地肉羊養殖技術難、銷售難的問題,帶動了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。
數字的變化,見證著我區農企利益聯結機制的不斷深化。2013年,我區農牧民人均通過農牧業產業化渠道實現純收入3730元,占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43.4%。而最新數字顯示,全區有214萬戶農牧戶進入產業化經營鏈條,農牧民與龍頭企業利益聯結機制比重達到81%,農牧民人均從產業化經營中獲得純收入達到5264元,占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.3%。同時,由于農牧民的市場意識明顯增強,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,我區農企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的比例現已升至43%。而在2013年,這一數字是30%。
目前,我區龍頭企業與農牧戶之間的合作方式不斷創新和完善,由單純的企業+農牧戶合作方式,逐漸發展為經紀人、合作社、產業基地、金融部門等共同參與的多種合作,形成了股份合作型、訂單合同型、價格保護型、服務協作型、流轉聘用型等利益聯結機制。
地址:江蘇省昆山市張浦鎮益德路688號
電 話:0512-57887899
傳 真:0512-66568463 郵 箱:mark@kscdl.com